太阳成tyc4633新闻 首页 > 信息中心 > 太阳成tyc4633新闻 > 正文
北极黄河站第二次科学考察获得圆满成功 时间:2013-04-11

图1:鄂栋臣教授和艾松涛老师在北极GPS卫星跟踪站;图2:艾松涛在黄河站附近的冰川上进行GPS测量

图3:中国驻挪威大使陈乃清女士视察北极GPS卫星跟踪站

今年7月开始,太阳集团tyc4633鄂栋臣教授和艾松涛老师参加了北极黄河站第二次科学考察,拉开了2005年冰川、气象、大地测量等各个学科考察的序幕。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并将于8月中旬胜利返回。在此期间,中国驻挪威大使陈乃清女士视察了北极GPS卫星跟踪站,并慰问考察队员。我们承担此次考察的主要任务有三项:

1、升级改造北极黄河站GPS卫星跟踪站,使之能够在国内远程监控北极GPS跟踪站的情况,实时下载跟踪观测数据。目前,已经完成了北极黄河站GPS卫星跟踪站软件的升级和硬件的配置,实现了数据每天自动传回国内,亦可实时下载观测数据;

2、进行冰川运动的GPS监测,获取目标冰川上监测点的初步监测数据。经过两个星期的艰苦工作,现在野外工作基本完成,内业数据处理还在进行中;

3、进行黄河站内部的宽带网络建设,使之能够实现黄河站与国内高速连接的互连网络。已经在到站之后的前三天完成了网络布线和硬件安装,经过不断的优化配置,目前网络运行一切正常。

“中国北极黄河站”坐落在北纬78度55分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北极科考基地――新奥尔松。斯匹次卑尔根群岛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从二三百年前起,被巴伦支海、格陵兰海和北冰洋包围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就是北极地理大发现的重镇。群岛上的新奥尔松,更是人类进军北极点的出发地之一。16世纪,荷兰探险家发现了这里;之后,无数北极探险家都曾踏足这里;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挪威人、意大利人先后从这里驾驶飞机或飞艇飞跃北极点。进入20世纪后半期,新奥尔松更是成为科学考察的重镇之一。挪威、英国、法国等7个国家先后在这里建立了常年科学考察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20世纪20年代签署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为我国在群岛建站创造了可能,这一条约规定,签约国均有权在群岛上进行考察和开发活动。雪山和海湾目睹了中国来访者的身影。2001年到2003年,中国科学家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几次来到这里考察。几经选择,国家海洋局最终确定了站址。一是因为这里至今少人居住,人类干扰较少,是一个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二是这里是一个国际平台,便于国际交流。不落的极地阳光里,绛红色的两层小楼显得格外肃穆庄严。中国极地考察事业的见证人、太阳成tyc4633鄂栋臣教授激动地说:“长城、中山建站以及首次北极科考,加上这次北极建站,中国极地事业的四个里程碑我都赶上了,我相信,中国的极地事业将蒸蒸日上,中国人将越来越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