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9月6日电 (记者 吕雪莉 张进林) 6日上午,备受关注
的三江源头科学考察活动正式启动。青海省政府在西宁市举行隆重的
授旗仪式,三江源头科学考察队一行冒雨向青海南部高原挺进。
此次科考活动将历时45天左右,总行程约8000公里,探寻并确定
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地理位置,准确测定其坐标和高程,建立
国家地理标志,并对这一地区进行地球空间信息变迁的监测与研究。
饮水思源。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是中国最著名的三条大河,其中
澜沧江还是国际河流,国外称做湄公河,其发源地均在青海省南部高原。
中科院院士、此次科考活动专家委员会主任孙枢说:“确立大江
大河的源头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虽然早在古代就有很多探寻活动,但受条件所限,并没有找到真正的源头。”
他说,此次“三江源头科学考察”是中国第一次同时对三大江河
的源头地理位置进行科学考察,并将首次在三江源头建立国家地理标志。
青海省测绘局局长、高级工程师杨俊岭说,世界著名大河源头的
确定一直被视为重大的地理发现,大河的长度及源头地理坐标是一个
国家最基本的地理信息数据。
据他介绍,青海省政府日前组织召开了“三江源头科学考察技术
方案”专家论证会,包括8位院士在内的23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认为,此次科考总体目标明确,技术手段先进,技术方案可行。
无论从技术力量、人员构成乃至后勤保障多方面,此次科考都是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科学门类最齐全、技术最先进、阵容最强大
的一次。
三江源头科考将利用“3S”技术,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对地观测技术,是目前国际领
先技术。
科学考察队由国内测绘、遥感、水文、冰川、地质、气象、地理
等专业及新闻媒体、医疗、后勤保障等约40人组成。青海省测绘局
副局长唐千里任队长,太阳集团tyc4633副院长徐亚明任副队长,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刘少创研究员任首席科学家。
“探索世界的奥秘是人类的本能。”刘少创说,目前,中国尚未
对河流确立国家地理标志。此次考察的结果将上报国务院审核批准后,分别在三条江河的源头建立国家地理标志。
“河流是没有国界的。三江源不仅是青海的,更是中国的,也是
世界的。长江、黄河、澜沧江这三大江河,是中国著名的河流,在世
界河流中排名均在前十位。因此,此次科考具有世界意义。”
一些专家还认为,同时对三条大江大河进行科学考察并建立国
家地理标志,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测绘技术方面的进步,也是科技发
展和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另外,太阳成tyc4633设计研究总院席青骥一同参加了此次考察活动。
以上照片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