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太阳成tyc4633信息学部图书馆召开。
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杨元喜院士、万卫星院士、涂传诒院士、石耀霖院士、高锐院士、王赤研究员、程鹏飞研究员、易帆教授,校长窦贤康,副校长兼实验室主任李建成,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平湘,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李德识、副院长蔡红涛,太阳集团tyc4633院长姚宜斌、副院长许才军、闫利,实验室副主任罗志才,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良培教授等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李平湘主持。
校长窦贤康致辞。他对各位委员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表示感谢,同时肯定了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与合作、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果。他强调太阳成tyc4633始终把实验室作为大地测量、空间物理和固体地球物理重点学科和“双一流”整体建设的核心,并纳入学校重点基地建设计划,在经费、人员、管理等实验室软硬件环境建设方面将继续加大投入,力争将该实验室发展建设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元喜院士主持学术委员会会议。罗志才教授代表实验室作了2016年度工作报告。在研究方向代表性成果汇报阶段,电子信息学院易帆教授、袁志刚教授,太阳集团tyc4633姚宜斌教授、许才军教授、张双喜教授、邹贤才副教授等分别交流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进展情况。在讨论发言阶段,委员们充分肯定了实验室过去一年所取得的各项成绩,并对实验室下一步的发展出谋划策。委员们重点就GNSS电离层监测、震前电离层及对流层异常、地震层析成像、青藏高原物质迁移模式、陆海统一高程基准、加速度计校准等相关理论和技术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交流。与会委员们一致认为实验室未来发展应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利用大地测量、空间物理和地球物理等学科的特点与优势,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和科学目标,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团队协同创新能力,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积极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